上海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的平原三角洲河网地区,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水污染较为严重,城市供水水源地也受到污染的影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节约用水工作的力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十五”期末,全市累计最高日节水量为22.4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80.9%,万元GDP用水量为125.3平方米,比2000年下降了47.4%。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节水目标:到2010年,上海市在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绩的基础上,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框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105立方米,与2005年相比降低16%;计划用水率达到8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以上(不含火电);人均居民生活日用水量控制在155升以内。
为了完成以上节水目标,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推进: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节水宣传活动,坚持日常宣传与专项宣传相结合,主题宣传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典型宣传与面上推广相结合,现代媒体与传统宣传方式相结合,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传播节水知识与技能,营造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
(一)完善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的法规体系。进一步抓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并对《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等法规规章进行修订。
(二)严格依法行政。通过用水量跟踪、不定期抽查、用水量分析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节水稽查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批准擅自取水、偷盗水、破坏供水和节水设施等违法行为。对于落实节水措施有力、节水工作出色的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对浪费水资源、破坏水环境的行为依法给予批评乃至处罚。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节水管理
(一)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在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时,要对用水合理性和节水措施配套进行水资源论证。对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建设项目不予核发取水许可证。
(二)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加强用水定额管理,逐步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并加强对用水户的考核。严格按照《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实行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
(三)建立节水管理“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立项审批时,会同节水管理部门审核相关节水设施建设方案,做到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四)完善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2010年前,所有取水户必须装表计量,并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对计量设施的购置、安装、维护和检定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设施完好;对电力、冶金、化工等高耗水行业月用水量超过2万立方米的工业用户,全面开展水平衡测试;全面推进居民用水总表分装到户;新建学生公寓全部实行用水装表计量,对未进行装表计量的已建学生公寓逐步进行装表改造;对市政、环卫、绿化等用水进行分类指导,全面推行计量用水。万元GDP用水量、污水处理率等指标纳入统计指标体系。
(五)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全市年度用水总量计划,实行全市用水总量控制。修订上海市各行业的用水定额,促进本市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引导高耗水企业进行节水改造。对大专院校、宾馆、医院等非工业行业开展用水定额管理工作。
(六)建立节水产品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以“国家节水标志”为抓手,开展节水产品认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引导节水产品研发,大力推广节水型产品。
四、理顺水价体系,强化经济调节
按照“形成价格机制、完善计价方式、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约用水”的思路,推进阶梯式综合水价改革。对居民用户加快实行阶梯式水价;对非居民用户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计划用水、超计划加价收费的管理力度;对高耗水、高消费特殊行业实行高水价政策;对道路冲洗、绿化、景观等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制度。研究制定鼓励使用再生水的价格及配套措施。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和深井水费的收费标准。
五、促进产业节水
(一)发展节水型工业。以火力发电、石化和化工、钢铁和电子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工艺、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降低工艺取水量,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二)发展节水型服务业。以宾馆、饭店、医院等用水量增长较快的相关行业为重点,推广节水型器具,加强冷却设施管理,制订强制更新标准。鼓励和引导使用节水型洗车工艺设施,逐步实现节水型洗车。游泳场馆采用节水型冲淋设备,游泳池用水必须循环利用。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以百万亩设施粮田、千公顷设施菜地和现代水利园区建设为重点,结合郊区水利建设,大力推广应用粮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经济作物雨水集蓄利用以及喷微灌等农业节水技术。
六、加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
因地制宜,鼓励把河水、雨水和城市再生水作为市政、绿化、景观等用水。结合河道整治和大型绿地建设,在河岸设置抽水设施用于绿化浇灌;利用符合有关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和自来水厂反冲洗水用于厂区设施和道路冲洗用水;改造中心城区雨水泵站,设置取水口用于绿化、市政用水;居住小区建筑总面积和单幢建筑占地面积达到一定规模时,将考虑屋顶雨水集蓄利用的设计和建设。
七、加强科技节水,推广节水器具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推广高效输配水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技术等;大力推广应用工业节水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和应用冷却系统节水、热力系统节水、工艺系统节水等技术,并配套完善相应设施;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城市管网检漏防渗技术、公共建筑节水技术、市政环境节水技术等。至2010年,公园、大型绿地等用水必须采用节水型灌溉器具;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必须安装节水型器具;市政道路冲洗采用高压低流量设备;文体场馆、各类学校等主要公共场所要普及非接触式节水型器具;新建住宅内必须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并分步完成中心城区60万套老式便器水箱的节水改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