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沪苏一带,截断污染源,管住排污口,超额用水加倍收费渐成风气——
节水阀门正在拧紧
“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到201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要提高到0.5。怎样实现这一目标?记者随“节水中国行”采访团,辗转浙沪苏,梳耙耧犁,感受着节水阀门正在拧紧。
治污是最大的节水
“5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经济的快速增长,让江南水乡面临“成长的烦恼”,守着河网闹“水荒”。
“上海虽然四面环水,但可饮用的水源实在太少了!50多天没下雨了,今年黄浦江咸潮比往年提前了两个月。”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沈依云说:“我们的内河水质太差,上海市去年对16条河道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价,22%的河道水质仍为5类,还有40%多的是劣5类水。”
解决水质型缺水,根本途径在于治污。为了治污,上海去年3月启动“万河整治”的新三年环保计划。嘉定区加大投入,将污水管网全面覆盖,截断了污染源头,通过泵闸调度,让水全都“活”起来,昔日黑臭淤积的河流变得清波荡漾,蚊子苍蝇少了、水质好了、环境美了。宝山区采用生化治理手段,在河道内种植美人蕉等水生物,利用生物屏障、生物廊道等形式消除水中黑臭,如今,绿色景观布满了整条河道,原先黑臭的河水也逐渐变清。据悉,目前上海市污水处理率已由上世纪末的40.3%提高到目前的70.2%。“十一五”期间,将投入资金上百亿元,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
管住排污口,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在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转变。张家港市水资源处处长卫臻说,工业每排放1吨污水,不但会污染7到8吨净水,还需要10到20吨的净水来稀释,因此治污是最大的节水。如今,排污指标成了张家港市新上项目一个硬杠杠,对不符合水资源利用标准、不符合排放限值、不符合生态优先原则的项目一律“亮红灯”。2000年以来,全市先后拒批或劝阻新办工业项目400多个,总投资达到60多亿元。
利用水价杠杆,分质用水、优质优价
纺织企业是传统的耗水大户,浙江金哥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楼金富说,过去,从来没为用水发愁,每吨水才几毛钱。这几年,水费一个劲往上涨。到2006年7月1日,浙江省义乌市高污染、高耗水等特种行业的水价由3元/吨调整到6.6元/吨,不节水不行啊!
2003年起金哥公司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建起了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记者在公司印染车间看到,生产废水经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设备,经过多工序处理再送回车间。污泥也不浪费,烘干后烧制成砖。楼金富说:“如今我尝到甜头了,80%的印染废水实现回收利用,年节水72万吨,公司每年因废水回用产生经济效益为475万元。”
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章国方说:“我们利用水价杠杆,促进分质用水、优质优价,实现节约用水。”为了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许多地方调整了水资源费,从过去的几分钱调整到2元以上;有的地方还对超额用水的,加收2—5倍的水资源费。同时,通过税收政策、奖励政策等鼓励和支持节水改水先进企业。
在江苏苏州工业园,288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小44座污水泵站,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全部集中处理,然后再依次经过紫外线消毒、加药混凝、加压、高密度过滤,通过配水管道输送给园区客户,用于绿化、景观用水和生产用水等。据了解,1吨中水0.6元,比自来水便宜1.4元,因此很受欢迎。目前工业园区每天可节约自来水消耗2000吨。
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
水价带来了观念的变化,观念带来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如今,在长三角地区,“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成了许多地方规划的标准。
上海从2006年开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正式纳入统计指标体系,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强制性指标。上海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上海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2002年的184立方米下降至2005年的125立方米。沈依云说,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鼓励发展节水型工业,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二是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
节水奖,超额罚。在政策引导下,许多企业、行业都在创新节约用水的方式。
走进上海亚太酿酒有限公司厂区,到处是架空的自来水管道。据工程部经理黄蕾介绍,过去水管埋在地下,渗漏不易发现,仅2001年1—3月份,每月自来水渗漏就达2000多立方米。现在将地下水管全部翻新为架空明管,防止了跑冒滴漏。
亚太公司的节水有些“抠门”,包装车间、酿造车间产生的大量冷凝水都收集起来,供锅炉使用;动力车间的冷凝水回收,用来冲洗锅炉炉渣;污水处理站处理过的污水,用于绿化灌溉。正因如此,亚太创下了2005年度国内啤酒企业单位耗水最小纪录:4.77吨。
如何以水定发展?在浙江,针对农业这个用水大户,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修整渠道、改进技术,目前已有近50万亩农田用上了先进“装备”,年节水能力达到5.68亿立方米,相当于8个西湖的蓄水量。
在浙江森宇集团铁皮石斛基地,水沿一根根水管送到每株植物根部,一滴不浪费。“这就是滴灌,与以前的漫灌不同,是给植物‘打点滴’。”基地的朱师傅说,以前我们采用人工浇灌,每天每亩地的用水量在2至3吨,现在只有1到1.5吨,用水量节约了50%,每年可节水5万吨,算起来是笔大账。
如今,节水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行动起来。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