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余其俊
川地震,举国悲痛,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悲痛之余,不禁对震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进行反思,对即将重建的四川建筑有所思考,提高建筑物抗震性是减小地震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根本途径。而提高建筑物抗震性必须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计三个角度出发。从建筑材料的角度来看,抗震建筑材料必须具备轻质、高强、高韧等特性,例如:木、轻钢、钢、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但根据我国的国情,森林覆盖面积少,人均木材占有量小;而钢材成本太高。因此,四川重建的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还只能钢筋混凝土为主,其实,根据地震多发的日本来看,采用钢筋框架结构,经历95阪神地震,完全可行;而围护结构,最好采用轻质高强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轻质水泥基板材、农作物秸秆板材等,一方面提高抗震等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建筑结构形式最好采用中低层的建筑结构,在提高抗震能力的同时,也可保障地震期间生命安全;从建筑设计的角度,采用钢筋混凝土为框架结构,柔性框架远高于刚性框架的抗震性能,重建过程中应该,汲取地震多发地区的经验,从材料、结构以及设计等多个方面着手,新建建筑才可以做到:小震无扰、中震可修、大震框架不倒,保障生命财产安全。